应用概述:
广泛适用于碳粉、墨水、油墨等材料的粒度大小及形状特征观察和测量。
应用信息:
碳粉颗粒粒径及形状的重要性。为了获得高质量的静电显影图像,必须严格控制作用于墨粉颗粒上的各种力。这些力实际上主要是静电力或电动力,他们都受墨粉颗粒粒径分布、形状的影响。颗粒粒径分布、形状对墨粉的转印效率、显影性能和清洁性能等有显著影响。
不同形状墨粉颗粒的静电特性。应用墨粉打印的很多力学特性都受到包括墨粉在内的打印设备内部系统的电性能和静电性能的影响。依赖高质量墨粉的打印系统,墨粉颗粒之间的均一性是非常重要的。墨粉的均匀性不仅体现在单个颗粒中组份的高度均匀性,还体现在每个颗粒之间相比较也要有高度均匀性。墨粉组份和形状越统一,每个墨粉颗粒表现出的性能就越一致,打印质量也就越优异。这种均匀性不仅可以使墨粉的摩擦带电量平均分布在每个颗粒上,而且在每个颗粒表面也平均分布。最规则、均匀的三维颗粒形状就是球形。
任何物体表面的电荷都趋向于集中在最大弯曲处。因此就不规则墨粉颗粒而言,表面上的电荷主要集中在形状为尖、凸出部位以及尖锐部位的地方。在球形的墨粉颗粒表面,电荷是平均分布的。传统法生产的墨粉颗粒都是由不规则、外形不相似的颗粒组成的,这意味着墨粉颗粒在显影过程中,由于静电场的影响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不规则性将会导致不可预测性,并且不规则的墨粉颗粒将会降低图像质量。相比较而言,球形墨粉颗粒电荷分布的均匀性,可使墨粉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打印出更好的印品质量。
不同形状墨粉颗粒的流动性能。在大多数单组份显影过程中,墨粉在刮板刮过后以非常薄的一层吸附在显影辊上。这一薄层的均匀性与连贯性明显受到诸如墨粉流动性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球状的墨粉颗粒的流动能力要明显好于外形有棱角的颗粒。
较规则的墨粉颗粒形状由于自身能够改善墨粉的流动性因此也就相应的减少了用于增强流动性的表面添加剂的用量,这也有利于得到更均匀的墨粉颗粒和更高质量的墨粉。此外,表面添加剂的用量越小意味着墨粉颗粒的带电量越统一,从而也就会使打印中的缺陷和限制最小化。
墨粉颗粒的附着力。在打印过程中,墨粉通过和显影辊/磁辊套筒接触而带电,并通过静电力和/或磁性吸引力而附着在辊上。此外,就如同其他细微粉末一样,墨粉附着在表面除了静电吸引力外,还有通常所说的范德华力的作用。
范德华力只有在一个颗粒与其他表面非常接近时才很明显,并且这些力受颗粒形状的影响很大。每个墨粉颗粒更大的接触面积或更多的接触点都会使这些力增大。在平板上,一个完美的球形颗粒与平板只有一个接触点和很少的接触面积,因此读者很容易就会看出,一个球形颗粒要比有多点接触的颗粒受到更少的范德华力。因此,与不规则形状的墨粉颗粒相比,球形墨粉颗粒会受到更少的粘附力。
范德华力不仅影响墨粉在显影套筒、感光鼓等表面的附着能力,而且也影响墨粉颗粒之间的相互附着。这会明显的影响刚才我们所讨论的墨粉的流动性,从而会影响墨粉的显影能力。
墨粉形状对墨粉综合性能的影响。墨粉形状影响墨粉的流动性、带电性以及附着力。而墨粉的这些性能综合在一起又影响着墨粉的转印效率和刮板清洁能力。因此,形状非常圆的墨粉颗粒,其转印率很可能会达到非常高,可以超过99%。这种质量水平意味着高产量和低成本打印方案。
智能颗粒图像分析系统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测量颗粒粒度、形状的粒度分析仪器。